这在同时担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的田水看来,音乐剧人才匮乏的背后是市场的疲软,因而很难“养”住人才。
自2002年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音乐剧系以来,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都设立了音乐剧专业。据了解,目前培养的专业音乐剧人才已超过1000人,但其中大部分毕业后就转行了。
另一方面,音乐剧需要的是综合性音乐表演人才。而目前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音乐剧人才,有的唱功好,舞蹈、表演欠缺;有的表演好,声乐、舞蹈不行。
田水坦言,自己之所以敢来演音乐剧,是因为话剧外延在扩大,话剧表演也吸收了大量音乐剧元素,唱歌、跳舞的戏多了。同时,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近年很注重培养演员的综合素质,甚至还签约了几名音乐剧专业演员,先演话剧,“一旦机会来了,也能演音乐剧。”
说到底,中国整个音乐剧演出产业远未成气候,产业链条没有形成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各个环节要么缺失,要么不能衔接顺畅。原创力弱,缺少可固定演出的相应剧场,也缺少形成消费习惯的观众群。用著名音乐人三宝的话说,音乐剧在中国“还没有起步”,需要用好作品吸引观众走进剧场,观众群和音乐剧产业甚至需要经过几代人来培养。
“眼下最重要的是培养观众”
演员李依洋2007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编导系。参加《妈妈咪呀!》的演出,论收入远远比不上给晚会编舞之类,但他觉得很值。因为迷恋音乐剧,他已参与多部国内原创音乐剧的演出,还做过导演。但中文版《妈妈咪呀!》的整个排练、演出过程,让他大开眼界。
在中文版的核心团队每人都有一本“制作宝典”,几百页厚,那是从版权方英国小星星公司手中买来的版权协议。所有人、所有环节必须严格遵照“宝典”中的规定,保证在制作上严格参照原版不走样,但在一些台词、搞笑内容上,则加入了本土化的“中国元素”。
李依洋说他“特别崇拜”那些英国主创人员的工作状态,他们在中文版《妈妈咪呀!》中担任不同部门的“一把手”,负责语言、舞蹈、舞美、音响、音乐、灯光等各个环节。他们既专业又敬业,每天8小时不停歇地排练,对演职人员既严格又很尊重。预演时一场下来光一个演员导演就能提出几十个问题。这样严格地排练3个多月,加上9场实地预演,让每个部门每个环节衔接得丝丝入扣。“我们国内有时排戏,一个月就搞定了,这样的品质没法比。”李依洋说,自己时时都在观察。
抱着学习念头的不止李依洋一个。田水也说,亲历过这样一部“英国品质”音乐剧的诞生过程、了解了专业团队的工作方式,记下不少笔记,希望今后能与同事分享,“这是十分难忘的职业经历”。
对于中演集团等制作方,排演中文版,看重的也不只是一出戏的收益,一样也是为了学习。以往引进原版演出,中方只能粗略了解音乐剧巡演的外部操作系统,并不了解剧目的生产过程。中文版《妈妈咪呀!》则为所有外方主创配备了年轻的中方副手,从创意、制作理念到排练细节,一点一滴学习。
《妈妈咪呀!》上演的同时,亚洲联创公司已经开始谈判,准备将引进另一部经典音乐剧《猫》的中文版。
“中国音乐剧已经积蓄了好多能量,它大爆发的时代就快到来了!我要让自己时刻准备着。”李依洋说。
这样的兴奋与渴望,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都能看到。相比于话剧、舞剧等传统艺术种类,音乐剧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更具娱乐性,且西方已有现成的完备、成熟的产业化模式可学,能大批量重复生产,因而被国内演出文化产业人士一致看好。
“眼下最重要的是培养观众。不要让大量急功近利、低品质的原创作品糟蹋了刚兴起的音乐剧市场。”马尚龙也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