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咪呀》首演赢得开门红 音乐剧的中文版反响不错
“看中文版之前曾经很犹豫,通常这类演出总是原版的效果更好。没想到,中文版非常好!”作家马尚龙这样说。连续32场演出,八成以上的上座率,超过1600万元的票房,让《妈妈咪呀!》在首演地上海赢得“开门红”。
8月12日,《妈妈咪呀!》在北京掀开连演80场的序幕。之后,广州、成都、港澳台及新加坡等地将飘起《妈妈咪呀!》的歌声。
光是首轮全国巡演就定下演出200场的目标。当初听起来是不小的挑战,现在看来应该可以轻松完成。不远的将来,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居民没准也有机会与这部世界上最红火的音乐剧来个亲密接触了。
在已持续数年的对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渴望与呼唤声里,谁也没有料到,走红的竟是一出看似“两不沾”的西方音乐剧“翻译版”。
“做中文版是通往原创的重要一步”
《妈妈咪呀!》中文版赢在哪里?有人说是声势造得大。
“做知名音乐剧的中文版,《妈妈咪呀!》不是第一部。1987年中央歌舞团就翻译音乐剧《异想天开》,做过巡演,上海戏剧学院排过中文版《窈窕淑女》,王刚、成方圆演出过《音乐之声》……但在宣传声势上都远不如这次。”翻译过不少音乐剧经典歌曲的翻译家薛范这样说。
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上海东方传媒集团、韩国CJ集团三家娱乐演出业“大腕”组成的亚洲联创(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妈妈咪呀!》的引进、演职员选拔、排演、道具制作等方面的确都显示了大手笔,制作成本超过3000万元,加上运营成本,首轮演出投入达7000万元。
据了解,2007年英文版《妈妈咪呀!》在上海、北京、台北进行了为期8周的巡演,16场的演出成本就接近1700万,最终盈利1800万元。与之相比,中文版的投入显然并不算高。制作人田元表示,按现在的票房计算,他们做完200场演出,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预期中,该剧将有持续3至5年的演出周期。
“做中国的原创音乐剧,是所有演出行业人士的共同目标。而做中文版是通往原创剧生产必须要走的一步。”田元说。
从引进原版西方音乐剧,到由中国演员演出中文版,再到我们自己的原创,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是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的合理途径。
过去10年间,《狮子王》、《猫》、《剧院魅影》、《悲惨世界》等一部部欧美经典音乐剧密集进入国内,让以往只有少数人谈论的“百老汇”走近了更多人。很快,国内音乐剧市场似乎红火了起来。近年来,原创或改编的音乐剧接连推出,《电影之歌》、《金沙》、《我为歌狂》、《日出》等,不胜枚举。可惜,这些原创剧目大多雷声大、雨点小,能收回成本的凤毛麟角。
“引进经典音乐剧的演出成本太高,二、三线城市接不下来,热的只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音乐剧要形成产业,必须开发出更广大的华语演出市场。”田元说。
引进版太昂贵,原创音乐剧还不足以号召市场。《妈妈咪呀!》中文版瞄准的就是中间的这片空白地带:它选择的是在全球已拥有超过5000万观众、创造了150亿元票房纪录的品牌音乐剧,由版权人授权、中国人制作演出,演出成本和价格大大降低,可以走入更多城市。
“中国音乐剧演出产业远未成气候”
《妈妈咪呀!》中文版采用国际惯例,在全国公开招考演员,由来自英国的主创人员拍板决策。遴选的过程并不顺利。两位绝对主演中,扮演女儿苏菲的演员直到增加的新一轮招募结束前才出现,她就是有着“自然纯朴的笑容”的台湾女孩张芳瑜;扮演妈妈的A角演员田水也很晚才参加征选。田水是有20多年话剧舞台经验的国家一级演员,但主演音乐剧,还是第一次。
主要演员一个来自台湾地区,一个是话剧演员,这样的结果,无疑暴露出目前音乐剧职业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