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贝嘉芭蕾舞团《波莱罗之夜》首登国家大剧院
如果列出一份对20世纪芭蕾艺术贡献卓著的艺术家名单,法国编舞大师莫里·贝嘉的名字一定会名列前茅。虽然这位舞蹈界举足轻重的大师离开我们已经有4年之久,但是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依旧在上演着他的作品,延续着他的舞蹈理念。
10月15、16日,由贝嘉大师一手建立的瑞士贝嘉芭蕾舞团将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演一台名为《波莱罗之夜》的精品荟萃演出,汇集舞团三部新老力作,同时这台演出也是对大师“中国缘”的一种延续。
大师贝嘉:与中国有着一生的渊源
此次造访国家大剧院,是莫里斯·贝嘉亲自创立的瑞士贝嘉芭蕾舞团第三次来到中国:第一次是2001年在北京世纪剧院,由大师亲自带团前来;第二次是2005年舞团赴上海演出,大师本人却已经身患重病,未能随团前来。2007年,大师以80岁高龄溘然长逝,再来中国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因此,此次贝嘉芭蕾舞团走进国家大剧院,也有着极为特别的意义。
到中国的巡演,被舞团称作是“不同寻常的演出”,因为贝嘉大师和中国一直有着一份不解之缘。贝嘉的父亲是一位哲学家,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十分着迷,本人还学习了中文。受到父亲影响颇深的贝嘉,自幼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中国也成为他很多作品的灵感来源。贝嘉曾说过,到中国演出是他“生命后期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此次舞团三度来到中国,赴北京、上海、杭州三地巡演,虽然大师已经不能亲自来华,但是他的遗作能够继续在中国的舞台上演,也不失为对大师的一种特别的致敬。舞团现任艺术总监吉尔·罗曼表示:“希望舞团同中国的这种关系能进一步发展,不断加深。”
融合多样文化让芭蕾走下神坛
贝嘉是上世纪最伟大的芭蕾编舞大师之一,以其卓尔不群的编舞风格而享誉欧洲。贝嘉50年的舞蹈生涯中,有40多年都在引导着世界舞蹈的潮流,这也让他成为了与巴兰钦齐名的现代芭蕾大师。时至今日,贝嘉芭蕾舞团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巡演,他的作品也被世界各地的众多知名舞团频频上演。
贝嘉对于舞蹈界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在他所处的时代把芭蕾艺术从僵化的状态中引出迷律。一方面他把深刻的思想注入舞蹈,另一方面他把新技术引进芭蕾。他总是不断地寻找到新的突破口,以求把芭蕾艺术推向前进。他曾说过:“学院派舞蹈是一切舞蹈艺术探索必不可少的基础。它不含偏见,而且无懈可击,但它终究已成了昨日黄花。”
贝嘉同时是一个让芭蕾艺术走下神坛的人,他始终坚持的舞蹈理念就是“舞蹈可以干预生活”。他的作品极具综合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他致力于用舞蹈的形式传达出不同文化的核心理念。同时,与以往着重表现女子舞者的柔美不同,贝嘉的舞蹈在塑造男子阳刚之气时有着独特的震撼力,深得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
此次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汇集了舞团三部新老作品,其中包含贝嘉大师编舞的两部作品《狄奥尼索斯》和《波莱罗》,以及舞团最新作品《鸟飞处》的世界首演。
其中《狄奥尼索斯》是第一次在中国演出。这部作品的背景是代表着快乐与狂欢的希腊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传说,狂热的舞蹈结合了希腊、中东、亚洲的元素。并将贝嘉芭蕾舞团最大的特色之一——男性的力量,淋漓尽致的展示。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的服装是由时尚大师范思哲亲自操刀设计的,二人是应米兰斯卡拉剧院之邀进行合作的。贝嘉原本很少涉及时尚圈,但是这一次的合作令他非常满意。范思哲也从倍加的作品中得到很多灵感,数十位舞者全部服装仅用8天设计完成。
另一部作品《波莱罗》是贝嘉早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早在60年代就已经名扬四海,被芭蕾舞界认为难度最高但又最有诱惑力的作品之一。配乐选用了著名作曲家拉威尔所作的18分钟的曲子。舞蹈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酒店里,一个少女在翩翩起舞。开始时她只是缓缓跳动,随着音乐的逐渐热烈,舞蹈也越来越欢快奔放,迷住了在场的人们。他们情不自禁地与少女一起欢舞,最后在狂欢的气氛中结束。这部作品直指拉威尔音乐的精神内涵,淋漓展现了两性间永恒的爱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