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县有一个文艺作品进了北京,舞进了中南海。这是建国五十四年来我县唯一一个走进中南海的文艺作品,它就是舞蹈《喜摘红桔》,这个作品的舞者中就有余虹韵。
余虹韵是开县文化馆的职工,她是一名由部队培养的专业舞蹈工作者,1957转业到了开县。当看到陈家满山遍野的果林,阵阵广柑的香味,一下就把余虹韵给迷住了。她想到了其它地方创作的关于采茶叶、摘棉花、摘葡萄等的舞蹈,那么在开县,难道就不能创作出一个摘广柑的舞蹈吗?
就这样,余虹韵驻队深入生活,从柑子花开到果实收获,和果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感情上溶在了一起。她提炼了摘广柑的舞蹈组合,也是这个舞蹈的主题语汇,提炼了上坡下坡的舞步,一个崭新的广柑舞--《果园姐妹》终于和广大观众见面了。
在1960年万县地区文艺调演中,开县的《果园姐妹》获得了创作、表演一等奖。1979年《果园姐妹》更名为《喜摘红桔》到了成都参加建国三十五周年群众文艺调演,她又荣获了四川省群众舞蹈创作二等奖。
1980年春,《喜摘红桔》代表四川省去北京参加调演,余虹韵对《喜摘红桔》进行修改加工提高,组织演员进行了三个多月的紧张排练。
1980年,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农民业余艺术调演,于六月一日在北京隆重开幕了。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业余文艺活动的一次大检阅。《喜摘红桔》在北京的第一场演出,大幕徐徐拉开,云雾中的三峡、雄伟的夔门,山坡上的桔林挂着金子般的果实,各位身背果篮姑娘的造型剪影展现在观众眼前。“彩云罗,朵朵哟,绕山坡哟,迎来姐妹,迎来歌哟……”它是三峡地区独特的民歌风韵,一下就把观众吸引住了,当舞到“喜摘呀红桔哟唱山歌,这山呀唱来哟那山和,要问姐妹们为啥这样乐哟,党的政策回呀回山窝”,台下响起了掌声。双人舞开始了,一对青年男女捧着黄橙橙的果实舞着。“手捧鲜果喜盈盈,三峡儿女望北京,巴山摘下幸福果,蜀水送去一片心……”观众席上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杂志等报刊登了演出的剧照并多次在文章中赞扬了这个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