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新闻观念、创作原则
具有新闻从业者和党的宣传员的基本素质,具有一定的驾御新闻稿件的能力,尊重稿件所提供的文字内容,本着服务于事实、服务于受众的原则,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及强烈的播讲愿望、良好的精神状态,完成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播报过程。
②对新闻稿件的理解与把握
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准确把握新闻事实,对新闻事实的叙述清晰、感受具体、新鲜感强、感情真挚、基调准确。具体能够做到导语纲举鲜明、导向清晰;主体的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结尾过渡自然、平稳自信;并且在播报过程中能最大限度的传达新意,体现新鲜感。
③把握新闻播报语言状态
叙事清楚,新鲜感强,播报状态积极。语音规范严谨、清晰集中,音色朴实大方、明朗圆润,语句规整,层次清晰,语意集中。对长句子处理恰当。
良(20-24分):
具有一定的新闻从业者素质和驾驭稿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新闻稿件的整体把握较好,基本能够做到叙事清晰、新鲜感强。语言规范,声音条件良好,节奏基本得当。
语音较规范,音色较明亮,字正腔圆,语句较规整,层次较清晰,语意较集中。但在表达中对稿件播读的局部处理有不当之处;语言中由于临场发挥或状态问题而出现错误、停顿、重复等语流不畅问题;有个别语音问题,但不成系统性错误,可以通过训练改正。
中(15-19分):
对新闻稿件有一定的把握,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完成新闻事实的叙述。但对稿件和事实的理解程度不深,出现错误、停顿、重复等语流不畅问题较明显,语音欠规范。
差(15分以下):
没有对稿件充分理解,整体驾驭新闻稿件的意识和语言能力薄弱,语音不规范。
(2)文学作品朗诵评分标准(20分)
优(16-20分):
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对文艺作品有较强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不仅能全面而深入理解文字所提供的内容,并且形象思维能力强,能依据稿件进行丰富而具体的想象和联想。
②语言表达能力和音色变化能力
能运用符合稿件需要的有声语言,叙事清楚明确,表达声情并茂,语言自然真挚,音色变化细腻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良(11-15分):
基本能够驾驭所提供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感受力,语言表达平易自然,有一定的表现力。情绪饱满,用情较恰当,基本符合稿件需要。但对于某些细节缺乏深入细致的感受,感染力稍欠。
中(6-10分):
有一定的感情变化,基本完成文艺作品的朗读,但理解力和感受力一般,表现力和感染力有限。
差(6分以下):
理解力和感受力较差,不能深入而全面理解文字内容,形象思维能力差,语言平铺直叙、干巴呆板。或者语言的表达不以内心的真情实感为依据,而是玩弄技巧,扭捏作态,缺乏自然真挚的美感。
(3)主持人话题评述评分标准(40分)
优(30-40分):
①主持人观念和话题操作技巧
明确自身主持人身份,具有熟练的话题操作技巧,根据抽签话题的题目,能迅速、条理地组织内部语言,顺利完成话题的进入、话题的衔接转换、话题的结束等过程。观点鲜明独特,内容充实、言之有物,逻辑严密、结构清晰,倾向明确、目的鲜明。
②口语表达能力
充分运用有声语言技巧,语言通俗简洁,生动灵活,语音规范清晰,声音朴实大方,表达有感染力,有启发性。
良(20-29分):
对自身主持人身份具有较为明确的认识,能围绕话题展开表达,话题内容比较充实,结构比较清晰条理。话语表达中可能有一些随意性等问题存在,但不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中(10-19分):
基本完成话题,有一定表达内容。但内容较为一般,结构欠严密,表达缺乏鲜明的目的性和感染力。
差(10分以下):
对所抽到的话题缺乏一定认识,对话题内容和结构的组织有偏差和失误。内容苍白乏味,语句组织松散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