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冷门 低分读名校
虽然高考成绩已经板上钉钉,但专家指出,如果报考志愿注意技巧,也可以低分上名校。
唐俊京介绍说,低分上名校的秘笈在于一个“冷”字。一是冷门的学校,如报考名字相对“不好听”的学校,比如带有“农”“林”“石油”“地质”等字眼的学校,往往不少市民潜意识中误解了名字不好听,报考的人可能相对较少,但其中有不少宝藏可挖。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每年在广东有10个左右的招生计划,但几乎每年都只有1~2个被第一轮录取,其他的名额都需要补录。
二是报考地处偏远的名校,如在西北、东北、西南的学校。例如上述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全国排名48名,比不少广东省内学校都强,但是因为少人报而录取分数很低。
三是报考名校的冷专业。进入名校冷专业后,如果对专业不满意,还可以通过修双学位、辅修学位,或者入学后转专业、考研等方式由冷变热。而且,专业冷热是相对的,现在的冷专业并不代表4年后就业不好。
秘笈二:巧妙利用“服从分配”
“服从分配”选项也是让考生和家长和纠结的选项,专家建议,如果是一心想读名校,对专业敏感性不强的考生,在第一组志愿中应该都填报服从分配,这样确保考生可以上名校。而如果是宁愿降批录取,也要读理想专业的同学,则要填不服从分配,确保读到理想的专业。
准确定位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虽然说报考志愿相当于第二次高考,但今年高考政策稳定,与去年一样实行平行志愿,考生依然可以根据一些既定的规律,掌握报考的“游戏规则”。科学填报志愿的第一步就是准确定位,专家为考生提供了两种定位的方法,帮助考生提升录取的成功率。
法则一 校线差定位法
唐俊京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千万不能简单比照以往的高校录取分数线,他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参照方法——校线差定位法。
所谓的“校线差”,即根据去年各校(专业)录取分数线与该校所在批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差,加上今年考生欲报考的高校所在批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便是今年考生欲报考高校的可能的录取分数线。
举例说明,2016年理科的一本线为621分,假设某重点高校的录取最低分为650分,则两者之间的差额为29分。今年理科一本线为568分,如果还想报考这所重点高校,则要加上29分才比较有参考价值,就是29+568=597专业分数以此类推。
如果参考一年的“校线差”还不放心,考生可以参考近三年的“校线差”,然后取平均值。比如说,某高校2016年比本省一本录取线高30分,2015年高40分,2008年高20分,三年总和90除以3等于30分,这个分数就是“校线差的平均值”。
法则二 排位定位法
对于高分考生,唐俊京则建议采用排名定位法。省教育考试院会根据考生报考科类及考试成绩情况分别排序,考生最重要的参考数据是高校往年录取平均分所对应的排序位,在平均分上的排序位报考被录取的把握更大。
排位定位法对高分考生特别重要,这部分考生希望报考的往往是全国著名的大学,处于高校排名的金字塔顶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些高校录取平均分的排序位变化不会太大。
选专业:结合个人兴趣和发展规划
看兴趣: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学生希望读的,家长觉得不实际;或者家长认为发展前景好的,学生又没兴趣。华南理工大学招生负责人邹浩认为,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管怎么选择,都要以兴趣为导向。“学生如果对这个专业有兴趣,一定学得很好,并且会全身心投入,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最终会获得很好的发展。”
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适合专业,不少考试网站和职业网站都推出测试软件,通过系统的测试题目,可以测试出考生的性格类型,从而让考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例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兰德,按职业需求把人分成六个类别,如现实型(红色):擅长循规蹈矩地工作,适合做各类工程师;艺术型(黄色):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适合从事文艺、传媒、设计、体育等专业工作等,可以作为辅助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