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谈话节目的未来改革之路
内容摘要:现在的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这种节目形态依旧充斥着荧屏,在电视剧和选秀节目的风潮中仍然独占一席之位。但是一哄而上的结果就是泛滥成灾,谈话节目越来越多,可是数量与质量却没有成正比例增长。《一虎一席谈》突破谈话节目千篇一律的瓶颈,深化了谈话节目的本质,把“实话实说”的有话大家说延伸为大家有话说,而且颠覆传统的有话好好说,将正式严肃的辩论换上轻松幽默的外衣,搬上谈话场,成为现今众多谈话节目中独树一帜的类型。从节目定位——论辩式讨论的访谈,树立了节目的整体风格,影响了整个节目的制作,最终促成了节目的成功。它的成功对现今的访谈类节目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字:谈话节目 辩论型 样式融合
现今的荧屏似乎成了选秀节目和电视剧的天下,但谈话节目依旧跻身其中。随着《实话实说》在1996年的开播并造成的轰动效应,电视谈话节目这种新的节目形态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主要围绕着谈话而组织起来的表演,并且要保持话题的敏感性,以便在面对上百万观众时能够提起大众的兴趣。①
《实话实说》成功开辟了谈话节目的先河,各类谈话节目也陆续推出。无论是央视还是地方台,都出现各种谈话节目。例如央视开办的《相约夕阳红》、《对话》、《艺术人生》等,湖南卫视的《新青年》、《真情》,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等。
谈话节目只是一种总称,后被划分成三种类型:叙事型谈话、辩论型谈话、讨论型谈话。也有在此基础上补充了第四种类型,即清淡型谈话。这主要是根据谈话的形式而进行的划分。但是综观现在的谈话节目,其形态的交叉性越来越大,因此,根据谈话节目的组织,这里主要划分为两大类,即人物访谈、事件访谈。
人物访谈,顾名思义,是以某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主,材料和故事围绕其展开。《鲁豫有约》、《半边天》、《面对面》等都是人物访谈。事物访谈,是以某个事件、热点或某专业知识为主,邀请相关的人物,围绕事件、热点或专业知识展开的谈话。例如《实话实说》、《一虎一席谈》、《健康直通车》等一直在模仿,从未有超越谈话类节目层出不穷,但是被记住的只是几个。《实话实说》现今因为收视率的问题也将随着央视的改革停播。谈话节目经过十多年发展,老节目的弊病也开始暴露,面对越发“挑剔”的观众,许多谈话节目都遇到发展的瓶颈。节目的内容没有吸引力,节目的模式一直保持老套路。现在的新谈话节目都没有摆脱“模仿”的线路,一种访谈模式出来后,彼此争相效仿,缺乏创新,谈话形式大于内容。老节目虽然已经拥有一批老观众,但是时间久后缺乏改革创新使得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艺术人生》的以情动人,《实话实说》的平民路线等,都是观众熟悉的老套路,明星的成长之路、百姓的家常琐事,都是观众已经熟悉的题材。观众看多了名人侃侃而谈自己的成名之路、奇人的怪异本领爱好、普通人的日常琐事,开始麻木,甚至厌倦。谈话节目力求真实平凡去赢得观众,却也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因为真实平凡失去观众。谈话节目的线路大同小异,新题材越来越少,让观众在熟悉中而不再感兴趣。为了争取收视率,一些谈话节目甚至通过渲染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事件去制作节目,以“婚外恋”、“家庭纠纷”等为内容的谈话节目落入庸俗的套路。
平民化的节目因为逐渐失去新鲜刺激性而失去观众,而专业化的访谈因为面向性小而只有小部分受众,这对访谈性节目的未来发展都是不利的。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是众多事物访谈中有独特特色的节目,它的成功和至今依旧被许多观众所喜爱是源自多方面的原因。通过对其的分析可以给现在的众多谈话节目以启发,对未来谈话节目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融合之路,走得稳而精
《一虎一席谈》于2006年开播,2007年就被《新周刊》发布的“2006中国电视榜”评为“最佳谈话节目”。它成功的最大地方就是巧妙地把谈话和辩论结合起来,把事件的冲突用辩论的形式彰显出来,把这种冲突化为连绵不断的谈话本身,其具有的刺激性很容易赢得吸引力。
《一虎一席谈》的成功是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良好的题材
题材的适当选择为节目成功奠定了基础,题材的几度就烧起了节目的沸点。
——“新鲜度”
“《一虎一席谈》将萃取每周在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焦点或热门话题”,这是节目官方网站对于节目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题材的选择都是最新的社会热点,因为是最近时间内的新发生的事情,所以在社会人群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加上是焦点热点问题,人们不仅是关注而且会有很大的思考度,这样的选材很容易引起共鸣。
——“广度”
选材的范围不会局限在某方面,突破了现在一些节目由于定位选材限制的问题。情感类的人物访谈《真情》,不会去做财经问题的探讨,而财经类的节目《财富人生》也不会去做关于学术探讨的问题。由于节目的本身设定,就局限了节目的制作范围,虽然准确的定位可以为节目的成功奠定基础,但是在长时间的制作播出后自然面临着材料的紧缺问题。例如《艺术人生》,原本是对艺术家等做的人物访谈,但是嘉宾越来越少之后只能转变嘉宾的选定,艺人、明星、不断新出的新人等等,力求把材料资源扩大,这样的扩大之外是对节目最初定位的逐渐偏离。
《一虎一席谈》的选材是定位于热点焦点问题的探讨,因此无论是文化、生活、政治等等都可以作为话题,而且选材的范围也决定了嘉宾及观众的范围,因此可以吸引不同领域不同身份乃至不同年龄层的人。
近期的节目如,《刘德华隐瞒婚姻是欺骗还是保护隐私?》、《达赖入台事件 大陆应该如何应对?》、《重度污染环境该不该判投毒罪?》、《酒后交通肇事致死该当何罪?》、《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该不该采取强硬立场?》等,节目的选材都是与当时社会紧密相关的热点焦点,涉及多个方面多个方面,这是一个节目长期不衰的基本,拥有不断的节目素材,同时又保持着新鲜性。
——“真实度”
每次的话题探讨都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这里的真不仅是话题选取的真实,更是直面不讳的真实。话题的探讨不会因为政治影响或利益冲突而刻意回避,无论是什么问题,涉及什么人的利益,没有偏向性,没有宣传性,所做的只是就事实的冲突点选择角度进行探讨,没有判定对错,还原本来的始末进行探悉解读,许多敏感的话题也没有避而不谈。
《大款征婚动了谁的奶酪》、《贪官该不该死?》等,很多内容也许涉及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教育价值观的问题而被排除在选材范围之外,但是关注度是存在的,只是由于道德导向的隐性驱使,往往是装聋作哑,如果作为代表发言的媒体沉默了,谁来替弱势群体发生声?
——“深度”
每个话题的辩论探讨,不是为了决个高低分个对错,不是为辩论而辩论,更不是为争吵而辩论。而是通过这样的探讨引发人们的思考,提供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选定的话题都是与人们利益相关的事,这样的探讨可以让更多人关注,让事情透露出深层次的本质,并且折射出社会、人类发展的缩影。
——“尖度”
材料选定,话题探讨,切入点不是仅停留于事件表面,而是深入其中,深入其中的同时不避讳尖锐问题的提出,所谓是一针见血。最近一期关于刘德华隐瞒结婚的探讨就引申到明星的隐私和媒体的报道间的冲突问题,这样尖锐的探讨增加了刺激感,也增加讨论的激烈程度。
好的谈话的题材的选择,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谈话场,即能让观众参与其中。这种参与包括有现场观众的参与,也包括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参与。可以是直接的参与到节目当中,也可以是参与到谈话中,即对谈话有融入的兴趣,自己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或有被谈话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