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总工会从成立之初,就把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文化素质作为重要职责之一。在各个历史阶段,市总工会担当起了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围绕发展大局,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激励人心的文化活动,为职工搭建了艺术的“大舞台”。
太庙走出千余职工作家
回顾北京市职工文艺活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52年老舍、赵树理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主持的北京业余文艺学校文学讲习班,以及后来成立的职工业余文学创作组。当年,老舍、冰心、茅盾、赵树理、郑振铎、曹禺、艾青、郭小川、臧克家等文坛大师、名家都曾登阶入殿、现身说法,为那些从工厂、矿山中走出的职工文学爱好者讲解文学,辅导创作,也开启了北京职工文学、群众文学创作的先河。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高占祥,就是从那里迈出了他文学之旅的第一步……从那时起,劳动人民文化宫这座庄严肃穆的宫殿,成为了职工文学爱好者聚会、求知的课堂,业余学习的校园,红墙碧瓦间平添了更多的神韵。
1996年,劳动人民文化宫的职工业余文学创作活动重新启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文联共同开办了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首都文艺园地为主旨的职工文学创作研修班。前辈大师的接力棒传到了当代作家手中,邓友梅、刘绍棠、陈建功、舒乙、肖复兴、刘恒、毕淑敏等著名作家都曾是职工文学创作研修班的导师。2003年12月15日,“全国职工文学创作示范基地”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正式挂牌成立,也标志着首都职工文学创作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职工文学创作研修班开办十几年来,为首都文坛培养了一支1700余人的职工文学创作队伍,其中有50人加入了北京作协,还有的成为了中国作协会员。一批又一批的职工文学爱好者相互勉励、取长补短、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生活气息浓厚、洋溢质朴气质、富有时代感和可读性的作品,在北京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被评为北京市职工艺术家的殷京生,获得了“老舍文学奖提名奖”,高苏获得了“夏衍电影文学奖提名奖”,成为了职工文学创作研修班学员中的优秀代表。
打造“鲜花”“艺术节”两项品牌
60年来,市总工会和所属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市工人俱乐部、北京市五道口工人俱乐部,以及区、县、局、总公司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以办成“工人的学校和乐园”为宗旨,在学理论、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和开展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着实下了很多工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得到了职工的积极参与,受到了职工的欢迎。
在这些文化活动中,“五月的鲜花”职工歌咏活动和“职工艺术节”最为深入人心,打造成为职工文化活动的两项品牌。
1983年,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转发了市总工会等单位《关于组织1983年“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的意见》,各级工会组织在“大唱革命歌曲”活动的基础上,举办了“五月的鲜花”职工歌咏活动。从那以后,这项旨在对群众进行爱中国共产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振奋精神,激励职工更好地投身首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活动,内涵不断丰富,每届都有特定的主题,形式也逐渐多样。
“五月的鲜花”职工歌咏活动讴歌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颂扬了普通劳动者的光荣业绩,唱出了职工的豪情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吸引了广大职工的倾情投入。
在“五月的鲜花”职工歌咏活动的基础上,从1993年5月开始举办的职工艺术节,是与“五月的鲜花”并行的综合性群众文化盛会,通过职工文艺创作系列、展示系列、演示系列、活动系列把职工文化活动推向了新高潮。
2015年,历时7个多月的第七届职工艺术节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创新多样的艺术形式、广泛活跃的职工参与,祝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展现了首都职工蓬勃向上的时代风采。“五一”电视晚会《劳动颂歌》,第二十六届“五月的鲜花”职工合唱和歌手比赛,北京市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和民间工艺品展……
在广大职工的热情参与下,第七届职工艺术节硕果累累,推出了一批精品。通过展示和选拔,11名来自一线的职工歌手脱颖而出,陆续在央视“非常6+1”节目中与观众见面;在全总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职工摄影展”上,从第七届职工艺术节中选拔出的多幅作品获奖;获得艺术节合唱比赛第一名的东区邮电局合唱团,在2015年北京市合唱节的百支队伍中名列第一;评选产生了13名根植基层、德艺双馨的职工艺术家,挖掘出了一批有特色、有水平的节目。这些成绩,都展示出职工文化队伍的高水平,充满了鲜明的职工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时代感,唱响了主旋律。
面向职工开展特色活动
优秀文化具有的教育、培养和熏陶的独特功能,在职工的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娱乐身心、升华思想、提高素质等作用。2003年下半年,北京市职工文化协会成立,为更好地面向职工开展特色活动,组织文化交流、培训教育等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北京市职工文化协会成立以后,各项工作迅速展开。近年来,北京市职工文化协会把“送欢乐、下基层”作为为基层服务的一项长效机制和工作制度,先后举办了《光影色彩颂中华》北京职工摄影展以及“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DV摄像比赛等活动,与北京音协联合举办了首届金秋合唱节等……一系列特色活动与各阶段主题工作遥相呼应,讴歌了新中国发展和首都建设的辉煌成就。
此外,北京市职工文化协会从职工需要入手,开办了《数码摄影与数码影像后期处理》、《大众DV》、《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走势与发展》等旨在提高职工业务水平的分级分类的理论教学和培训辅导,成立了舞蹈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多次外出调研交流活动。近年来常年举办的数码摄影培训,新闻、风光、人物、公务摄影专题讲座,以及舞蹈培训班等,以其低收费、高水准,受到了职工的好评。
为给爱好书画的职工搭建一个提高水平、展示才华的崭新平台,规范职工书画艺术的有序管理,加强职工书画队伍建设,拓展职工书画产业的发展,2007年5月,市总工会成立了北京职工书画协会。职工书画协会是一个以业余为主、自愿参加、自由结合而成的群众性社团组织,成立以来,通过举办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展览、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教授职工书画知识和技巧,挖掘了一大批具有书画知识底蕴和创作潜力的人才。
成长根植工会“沃土”
说到根植基层丰富职工生活,就不能不提到在第六届、第七届职工艺术节中评选出来的33位职工艺术家。他们贴近生活,贴近职工,用文字记述着职工生活的酸甜苦辣,用笔墨书写、绘制着职工中深厚的文化底蕴,用镜头捕捉着职工工作中的精彩瞬间,用歌声唱出了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创作出了很多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作品,在为职工文化建设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和在本单位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采访中,围绕“如何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发挥职工艺术家在基层文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企业大发展”,职工艺术家们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今后职工艺术家不仅要注重提高自身艺术水平,还要多挖掘新人、培养新人,一代一代把艺术创作延续下去。”“职工艺术家的创作要贴近职工,贴近生活,创作出更具影响力、更具感染力的作品。”“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职工艺术家的宣传,增强艺术家的价值和扩大影响力,评选和培养知名艺术家,把市职工艺术家评选办成品牌项目。”其中,他们都提到了工会组织对他们的培养和支持,“职工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自己的成长、成材离不开企业这片‘沃土’,艺术家前面的‘职工’两个字也显得格外有分量。”
多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在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在思想性上动脑子,在知识性上下工夫,在实践性上求理解,在多样性上做文章,在广泛性上抓落实,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送到了职工之中。而提高艺术水平、扩大艺术影响力、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文化活动探索之路还在继续,还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