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琴塔日哈
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人。 1947年加工作,先后就学于内蒙古索伦青年学校、内蒙古军政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训练班、北京舞蹈学校。历任内蒙古歌舞团一级演员兼教员、编导、副团长。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舞协主席,内蒙古文化艺术工作者协会联合会副主席。
演出的主要舞目有:群舞《鄂尔多斯》、《哈库梦》、《布里亚特婚礼》、《挤奶员》、《藏舞》、《红绸舞》、《乌克兰》、《采茶扑蝶》、《牛奶站》等;双人舞《希望》、《柴朗与村女》、《鞑靼》;自编自演的《盅碗舞》、《筷子舞》、《土尔扈特》、《哈萨克圆舞曲》、《春天来了》、《牧羊姑娘》、《心中的歌儿》、《红绸舞》、《西班牙舞》等。在舞剧《乌兰保》、《猎人与金丝鸟》及大型歌舞史诗《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担任主角。其中《鄂尔多斯舞》在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波兰)舞蹈比赛中获金质奖。1961年由她改编的《盅碗舞》在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舞比赛中又获金奖(由莫德格玛演出)。她创作的群舞《布谷鸟》获自治区歌舞评奖二等奖。《春天来了》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二等奖,《心中的歌儿》获1980年全国独舞、双人舞、三人舞比赛优秀表演奖。曾多次随艺术团出国访问演出。先后应邀赴内蒙古各盟及中央和地方歌舞团体、艺术院校以及香港、台湾地区授课。1982年出席亚洲地区舞蹈保护与发展专家会议。著作有《蒙古舞基本课教程》(合著)。
1980年到1996年一直为内蒙古舞协主席,1996年后为名誉主席。斯琴塔日哈曾是第三、四、五、六届自治区政协常委,全国人大第三届代表。
蒙古族舞蹈艺术家斯琴塔日哈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是风采依旧,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排练厅中,她继续扮演着辛勤园丁的角色。
斯琴塔日哈一路舞来,亲自参与了内蒙古民族舞蹈事业的开辟和创建,见证了内蒙古民族舞蹈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之路。1932年,斯琴塔日哈出生在兴安盟扎赉特旗一个普通牧民家中。1949年,她和演员乌云将中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创作的双人舞《希望》搬上了舞台,并且带着它参加了匈牙利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1949年10月1日是斯琴塔日哈最难忘的日子。那一天,她在参加完一次国际演出的归国途中,通过广播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这让她兴奋不已……
此后,年轻的斯琴塔日哈拜民间舞蹈家为师,在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广泛汲取营养。1955年,她随中国青年艺术团赴波兰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由她担当领舞的群舞《鄂尔多斯》获得金奖。1961年,由她改编的《盅碗舞》又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奖。60年来,斯琴塔日哈从未离开过舞蹈,她热爱舞蹈,编创了无数精品舞蹈、舞剧,还写过《民族舞蹈教学》、《保护和发展民间舞蹈艺术》等论文,参与主编了《蒙古族舞蹈基本训练教程》。她说:“舞蹈很难用文字来描述,却和音乐有相通之处。”
斯琴塔日哈对舞蹈的痴迷和对艺术的追求,就像一首优美的蒙古族民歌,历久弥新、传唱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