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艺术学院始建于1960年9月,是全国唯一的一所综合性的艺术院校,现设有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文化管理和美术6个系。6个艺术门类的并存,使军艺具备了多种艺术门类立体交叉,多项艺术学科相互交融的鲜明特色。舞蹈系是该院成立时最初建立的三个系之一,48年来。担负着为全军专业艺术团体培养舞蹈演员、舞蹈编导、舞蹈师资和从事军队舞蹈艺术研究的任务,现设有艺术学硕士、舞蹈表演和编导本科、舞蹈表演中专和在职教育培训4个教学层次。曾有多位著名舞蹈家和理论家相继担任过该系主任。现任主任为刘敏少将。
舞蹈系在48年的教学中,始终坚持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民族风格、时代精神与军队特色相融合的教学理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基本功扎实、教学思路清晰、军队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在围绕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全面建设中,舞蹈系始终把教员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人才选拔、师资配备、资源配置等方面,注意人才全面素质的考核和培养,把经过部队煅练、具有军队文艺工作实践经验作为一种素质来看待,使教员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以及整体素质更上一个台阶。在军旅特色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军队院校所具有的集思想教育、艺术教育、纪律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该系现有16名教授、副教授以及三十多名年轻讲师和助教,以此为主体构成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骨干力量。近几年来,舞蹈系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现已逐步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默默地承担着军队舞蹈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使命,对舞蹈系乃至全军舞蹈教学工作的发展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48年中,舞蹈系始终注重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强化基本功训练、培养尖子人才、建立军队特色舞蹈教育的模式上,摸索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全军培养了28届、共千余名舞蹈表演、编导和师资人才,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舞蹈系的历届学员在一系列重大的国际和国内比赛中获得了140多个重要奖项,包括:金奖40余项、银奖40余项、铜奖50余项,其他奖项20余项。创作表演的《小溪·江河·大海》、《昭君出塞》均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舞蹈《金蛇狂舞》、《海燕》均获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表演金奖;《芬芳》获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际编舞大赛现代舞编导金奖等。许多获奖的舞蹈作品都已成为中国舞蹈史上的经典剧目。
从2003年到2006年,舞蹈系两次率团参加“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蹈比赛,共获得12项金奖和130余项银、铜奖,从而成为“桃李杯”历届比赛中获奖项最多、级别最高以及连续两届所有参赛选手进入决赛并全部获奖的一支代表队。在2005年至2007年,舞蹈系连续三年赴韩国参加首尔国际舞蹈大赛,每一次都夺取金奖。尤其在2007年,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丹麦;俄罗斯、芬兰、瑞典、中国、韩国和日本的27名国际知名舞蹈表演家和教育家担任比赛的评委,世界各地共有两百多名选手参加了角逐,竞争十分激烈,而舞蹈系参赛的3名学员技压群芳,每人摘取了1个金奖,创造了金奖率100%的奇迹,是此届比赛中唯一的一个“金奖参赛队”!
通过国际、国内舞蹈比赛及各项有效的教学活动,舞蹈系培养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很高影响的优秀演员,如:金星、胡琼、古梅、刘晶、王明珠、王芷苏、王迪、张志、李倩、廖雪静、张宇、陈文、万盛、覃江巍、张仁博、郭爽、玉米提、黎星、赵松、梁茜等。其中王迪于2006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第十四届BENOISDE LA DANSE大奖最佳男演员奖金奖,全亚洲仅此一位。舞蹈系还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编导,如:应志琪、华超、杨威、李福祥、李广德、高山、达娃拉姆、陈惠芬、王勇、丁影等,他们毕业后迅速成为全军各大演出团体的尖子人才和创作的中坚力量。
2000年,舞蹈系为了配合艺术教学实践,刘敏主任组织创建了“红星舞蹈团”,并担任该团的艺术总监,舞蹈团由舞蹈表演专业优秀毕业生及优秀青年教员担任演员。该团治学严谨,对舞蹈艺术精益求精,在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及现代舞方面均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红星舞蹈团”始终注重与国内外同仁的交流,矢志以舞蹈艺术为纽带和桥梁,加强与世界各地的友好交往。多年来,该团先后接待来自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朝鲜、南非、美国、越南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来访,也应邀先后出访了朝鲜、日本、蒙古、南斯拉夫、泰国、印尼、比利时、瑞士、希腊、罗马尼亚、西班牙、德国、荷兰等国家,为学院、军队和国家赢得了荣誉。
2003年,该团作为“中法文化年”交流展示项目之一,受中国文联派遣,在法国进行了为期3个月共60余场巡回演出,引起轰动,媒体争相报道演出的盛况。法国一个权威的舞蹈杂志评论道: “他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在舞台上呈现出的艺术成就远远超出了演员们的实际年龄,在历年来所有的演出中实属罕见!”。2005年10月,该团又赴德国、比利时、荷兰进行为期1个月共20余场的巡回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德国西部电视台采访了舞蹈团,对演出现场进行了直播,在德国具有广泛影响的《新闻报》报道了舞蹈团演出的盛况,称赞演出“把中国传统舞蹈、民族民间舞蹈、芭蕾舞和现代舞优美地结合在一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和《人民日报》社都对舞蹈团的巡回演出进行了采访报道,对舞蹈团的成功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通过“红星舞蹈团”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且将课堂教学成果推向舞台,缩短了教学与舞台的距离,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独特高超的舞蹈艺术教学成果。
舞蹈系在教学、演出和比赛的同时,十分重视舞蹈专业学术的建设与发展,经过赵国政、宋兆昆、李庆宁、房进激、黄少淑、穆彬于、刘敏、杨琦、胡玉琴、程乃元、黄蕾等为代表的几代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丰硕成果。近几年来,在刘敏主任的带领下,全体教员在学术建设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多名教员撰写的论文和编写的教材,在国家级、军队级的学术论文和专业教材评比中获得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多达20余篇(部)。刘敏、赵国政、杨琦、胡玉琴、黄蕾等教授都多次应邀在国际、国内各项舞蹈比赛中担任评委。
杨琦教授策划并主编的电化教材《舞蹈技术课年级考核标准》荣获北京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电化教材评比一等奖和全军院校一级教学成果奖;个人曾获“全军育才奖”银奖,并多次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园丁奖”。其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类舞蹈比赛中屡获金奖。
胡玉琴教授策划并主编的电化教材《维吾尔族女子舞蹈》获北京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教材评比一等奖;个人曾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并多次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园丁奖”。其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项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得金奖。
著名舞蹈编导黄蕾的作品多次荣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平壤国际艺术节金奖”等国内、国际大奖,其创作的教学剧目《一片羽毛》荣获“桃李杯”剧目创作和表演两项金奖。
赵国政(返聘)为著名舞蹈理仑家,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主编《新中国军事文艺大系.舞蹈卷》,参加编写《当代中国舞蹈》、《文艺鉴赏大观》等。
从2006年起,舞蹈系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国人民解放军舞蹈史》的编著工作,现已进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人物采访阶段,预计2015年底完成该项课题。
舞蹈系利用身为军校的优势,结合军队建设和高等院校建设的特点,本着教学“软”环境与“硬”环境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教学设施的完善与更新。近几年,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使教学环境的“硬件”达到国家一流水平。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加大教学管理的工作力度,打造出一个治学严谨、学风优良的教学“软”环境。由于成绩突出,屡次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褒奖。2002年,舞蹈系团总支被评为“全军先进团支部”:2003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五四红旗团支部”;学员队被连续评为“全军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军开展学习成才活动先进单位“。从而使舞蹈系成为军内外闻名的舞蹈教育机构。
舞蹈系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教学成就,主要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近半个世纪的教学探索过程中,秉承前人的优良传统,结合每个历史阶段的舞蹈艺术特征,形成了准确的学科定位和科学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新古典主义”创作思想,并能及时把握舞蹈文化之变革,将中国当今社会的伦理精神、审美观念融入当前的舞蹈艺术创作中,开拓出新时期军队舞蹈艺术发展的新路。同时,在学科设置中不断拓宽各类舞种交叉学科的文化空间,在设置多元化舞蹈专业课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向诸多边沿学科蔓延,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生态式”互动。缩短了由“学生”到“演员”、由“课堂”到“舞台”的距离,培养了学员们作为演员的综合表演能力。
如今的舞蹈系已经是硕果累累、桃李满园,但它依然谦逊务实,辛勤耕耘,努力打造出一个具有国际舞蹈水平和新时期军队艺术特色的舞蹈教育殿堂,为军队和国家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舞蹈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