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画专业是个好专业
首先,动画综合了几乎所有的美术形式
由于一日千里的计算机技术支持,动画已经综合了油画,雕塑,国画,版画,设计,民间美术等几乎无所不包的美术形式。可以说有多少种美术形式,就可以有多少种动画形式。而且计算机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动画制作的生产力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
有些同学可能有油画,国画,雕塑是美术专业老大的思想,但在动画中,什么老大的美术专业都被它融合了。像《老人与海》这样的动画片,就是用油画形式作成的。有着各种各样老大美术专业梦想的同学都可以在动画中实现自己的抱负。
我们不要被当前许多不好的动画片和形式比较单一的动画片扰乱了自己的视线与思维。以为动画片就是单线平涂,到现在为止,所有优秀的动画片都只是初步展示了动画诱人的前景,动画艺术昨天的一切并不是它的真正辉煌,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和动画文化的快速崛起,极富想象力和审美价值的、鸿篇巨制且形式多元的动画美术的春天即将到来。"希望有一天会看到动画片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要有德拉史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魄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以便创造出一种视觉交响曲"[1]的憧憬将会变成激动人心的现实。动画艺术将为美术家艺术理想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空间。
其次,它还综合了其它各种艺术形式
动画不光综合了美术的各种式样,它还综合了其它各种艺术形式。例如:文学,剧本,音乐,舞蹈,戏剧,播音录音,摄影,表演,导演,灯光,化妆,几乎无所不包。任何一个想在这里发展某种才能的艺术家,都可以找自己的位置。都可以找无限的发展空间。
其三,它还综合了计算机专业
动画不光综合了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而且它还综合了计算机专业。我们动画学院的老师中就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在我的视野中,象动画这样能把文科与理科兼容得这么好,这么天衣无缝的专业,为数是不多的。
其四,它是最具现代感的艺术形式
由于它能把画面运动起来,所以应该是现代艺术流派中最具现代感的艺术形式。
动画以外的的美术家,画面一般都不能动,而且是单张的。信息量有限。大家知道,现化艺术追求各种各样的刺激,毕加索把一个头像中看不见的那些侧面将其翻过来同时画在一个肖像上,其实,动画中可以上天入地全方位地表现对象,表现艺术家的情感。起从一定的角度看,应该说,把画动起来才是形形色色现代艺术流派中最具现代感的艺术形式。动画,构成了近现代美术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五,它适应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随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模式正在被迅速地边缘化。许多传统文化模式已经悄然地被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文化模式所替代。当许多传统艺术由于不适应现代传播技术,已经难以生存下去的时候;动画艺术却恰恰相反,反而应运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例如在电视这个现代传播工具中,任何一张单幅画都不可能达到一部动画片这样的传播效果和适应现代人的心理要求。
其六,动画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
这只要看看有多少人喜欢动画,我们就能知道这个市场有多大。目前来看,没有几个小孩不迷动画片,但应该明白,动画片决不只是小儿科,决不只是儿童的专利,由于它能比电影更能满足人们的想象力。它将更适应成人的艺术趣味。它不光是在电视里面播放,而且还会成为在影剧院放映的大片。
二、动画专业并不难考
这些年来经常听到考生反应动画难考。其实动画并不难考。为什么这样说?下面我给大家稍作分析,大家看是不是这个情况。
不错,动画专业每年有成千上万的考生。但大家别着急,即使一万个竞争对手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一万个考生作一下分类,把90-100分的考生看成一个人,把80-90分的考生看成一个人。70-80分的考生看成一个人。70分以下的考生看成一个人。这样一来,摆在我们面前的竞争对手其实只有三四个人。其实你只要打败这几个人中的前一两个人,你就是获胜者。
从过去的考试情况来看,考生的成绩基本上都集中在70分-85分这个层次,真正90分以上的成绩是非常少的。你只要在70-85分这个人群拥挤的层次上稍稍拔高哪怕那么一点点,就一下子脱颖而出了。有时多一分甚至零点几分就可能压倒几十上百个人。所以我们面临的工作,只是争取这最后的一分与零点几分。
事实上,每年被招上来的学生入校以后的美术成绩,比美术学院油画,国画等传统专业的美术成绩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而且也并不是比一般的落榜考生强到哪里去,因为作为文科,多那么一分,零点几分你说这又强得了多少?这好比乒乓球比赛,五局定胜负,前四局打平了,第五局又打到了十比十,就是最后两分险胜。要算小分你可能还多几分,但最后两分谁丢了,谁就得俯首充臣。目前就是这种应试的考试体制,你我都没有办法改变它,只能去适应它,只能靠多的那零点几分定胜负。也就是说,一些没有考上的同学,并不是你真的比考上的同学弱多少,而只能说这种考试体制对你不适应,对你不公平。这一方面当然很残酷,但另一方面也因为惊险而方显你的英雄本色。
说它容易考,还有一点,就是动画艺术的文化录取分比较低,从前几年的情况来看,只有三百来分,有一年是整整三百分。
三、考前训练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学生的投入状态与自身素质,这是内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其中包括要有一个好的竟技状态。既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等等。
2.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指导
所谓高水平的指导老师,我想应该具备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好老师必须画得非常好
而一个水平不高的老师与一个高水平老师的区别,就是画出来的画面整体感觉之间有极大的差别。而且只有画得非常好的老师,才能真正体会到画画的那些道理妙在何处,画画的那些坎在什么地方。鞋子在哪个地方蹩脚。
高水平老师的教学,最好是在学生练习时跟着画,只有经过高水平的示范才能让学生慢慢理解到其中的奥妙。否则,教学的效果是不高的。
其次,好老师应该是一个教育家
高水平的老师不光是个一流画家,也应该是一个教育家。要懂得准确的表达方式,懂得学生的心理,懂理美术教育的客观规律。不能茶壶里装饺子,有货倒不出。
其三,好老师应该是无私的
因为画得好的那些经验,往往是画家长期实践的个人体验.
其四,好老师应该熟悉高考信息
作为高考的指导的老师,应该熟悉高考信息。高考就是一根指挥棒,考什么就准备什么。信息是极为重要的。有时一个信息常常成为胜与败的分水岭。
3.训练要有较好的系统性
绘画中初学者急于求成的心态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需要用一种科学的原理予以说明这种心态为什么不好。循序渐进的理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看,应该是系统的层次性原理。大家知道,等级层次结构是复杂系统最合理的组织形式,否则系统就不能获得最大的可靠性。
由历史形成的许多教学方法,之所以能长期流传下来,决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循序渐进规律这个事物发展的铁的规律的神圣不可侵犯。
急于求成、单兵冒进是处于落后状态下的人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适应这种思潮,各种各样的速成班,速成方法应运而生。假作真时真亦假,有时学习的系统性似乎反而成了少慢差费与保守的代名词。然而,经过多少年之后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当年的许多速成班,各式各样违反客观规律的速成方法都无情地遭到了历史嘲笑,"欲速则不达",这些东西成了真正的少慢差费,而系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多快好省。我曾经用系统训练的教学方法在个别美术考生身上作过实验,只用了二,三个月的训练时间,就把这个考生顺利地推进到了当年动画招生考试的前二十名。
讲到系统性,我们要强调一个木桶理论。所谓木桶理论,指的是一个木桶是由许多木片组成的,而它装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片,而是由最低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有些同学素描画不好,并不是所有的因素都缺,而是被某个个别的因素卡住了,导致了整个系统的崩溃。
系统方法就是强调整体功能最优,而不是只管某些局部最优而整体失效。例如考生在文化分与美术分的平衡的问题上也常犯这个错误,要不是文化分多出一大截而美术分差那么一点点,要不就是美术分多出一大截而文化分差那么一点点。结果多出来一大截的那些分没有起作用,系统却被少的那一点点分导致了失败。我们的录取规则是以美术分划录取线,只有美术分上了录取线的考生才调取文化成绩,不是用文化分与美术分相加的办法来排名次。考生一定要考虑这个平衡,把精力分配恰当。这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四、动画专业的考试设置和基本的评分标准
动画专业考试设置有如下一些内容:素描,速写,色彩,创作与面试。
素描:一般是画头像写生。
速写: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画时间长短不同的三张人物动态速写。
色彩:前几年是画静物写生,后来改成指定某几个静物,由考生自己编创一张静物色彩作业。例如要求"用一块黄衬布,三个梨子,一个陶缸组织一幅色彩画面。"
创作:有一个命题,然后考生根据这个命题创作四-八格画面。我们前几年考过的题目有"端午节的来历","桥上的故事","鹬沣相争","日月潭的传说","关怀"等等。有时是给你一段文字,由考生创作出四---八格画面来。一般同时有两至三个命题,考生自己任选一道。
一般来说,我们在进行考试设置时主要研究三个问题:1.如何有利于提高考生的基本素质;2.怎样准确反映与考查考生的水平;3.怎么样方便大规模考试的实施与阅卷;
素描速写的评分标准:除了一般规律上的要求,我们可能更看重形象的准确性,生动性;如果你能把人物形象的特点捕捉到,如果你能通过线条或者明暗把形体塑造得严谨一些,结实一些,你就可能得到高分,而对明暗的色调,质感,空间等因素注意往往比较一般。速写主要看能不能把人物动态的哪种味道画出来,而对五官等局部可以稍稍放松一些。
色彩主要看重色调和基本的色彩感觉是不是好,并且也要看在色彩中能否把形塑造起来。而不太注重过细的色彩变化。
创作看重考生的灵性、悟性与形象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能否把主题表达准确,清楚而且有所创造。注重画面表达的形式效果。如果你能给考官带来耳目一新的刺激,你就会成功。而不太欣赏工匠式的劳作。抄袭一旦被考官发现,其命运是很惨的。
上面四项考试的完整性很重要,形式效果的气韵生动很重要。另外需要注意:由于上万份的试卷需要运输,包装,考生不要用那些不容易稳定的材料作画,如碳条等等。
面试:主要为了发现考生的综合素质,品质,与四年本科教育的可塑性。有时会有规定的考试题,有时考官会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随机提一些问题。这时考生的仪表,气质,礼貌,都会影响考官的给分。由于面试时间只有几分钟,考生不要被动地等待,应该设法很快而简洁地把自己的优势展示出来。近年来对面试的占分比例一直在不断扩大。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年年都会对考试的设置作一些调整。这些调整主要根据两个方面,一是当年考试中出现的新情况,二是象创作这样的命题形式,如果不进行变化,就有被某些高考班猜题钻了空子。这是考生需要注意调整的。
五、素描,色彩,速写,创作与面试的几点具体指导
素描:
1.要重视整体关系。要重视整体-局部-整体三个阶段的控制
三个阶段中,前一个阶段的整体如何把握,后一个阶段的整体如何把握,之间有没有不同,有没有相同,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整体不够"是许多有一定基础同学画面上的常见病。
作好整体三个阶段的控制,既要多实践,多体验,同时需要较好的辩证思维能力。
2.要注意明暗交界线,轮廓线,亮面暗面的转折线这三条线的把握
明暗交界线,轮廓线,亮面暗面的转折线这三条线实际上是一种线,是处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的同一种线条--都是形体的转折线。徐悲鸿的素描上特别注重明暗交界线、轮廓线的把握。这实际上是三条面。
明暗交界线是明暗表现形体最充分的地方。这就是说,亮面暗面的明暗,表现形体都没有明暗交界线这么充分,这么丰富,细致。也就是说,亮面暗面的明暗,有很多是表现不了形体的,只有把明暗交界线画够了,亮面暗面才能带动起来。
外轮廓线的处理也非常重要。即不能太生硬,也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软弱太概念。轮廓线是面产生了强烈透视变化之后的效果,同时也是与背景交界产生的效果,也是艺术家施展艺术表现才能的地方。轮廓线决定了剪影的效果。
亮面暗面的转折线,必须从形体出发进发进行观察才能找得到,如果只从明暗出发,往往由于这个区域的明暗表现形体受到了限制,不象明暗交界线那样容易把握。
3.要注意共个性的处理
要对每个造型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共性的造型特征进行研究。
4.要注意熟练一种表现工具与表现形式
5.要加强形体意识,注重形象特征的刻划
一定要看到形体,不能只是麻木地抄明暗。要加强形象特征的刻划,不光把面部画象,也要把手等其它形象画象。
速写:
1.速写是素描的压缩
速写是一种短时间的素描。多长时间叫速写,多长时间叫素描,这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不管时间多短,也都是素描的一种压缩,也有整体局部整体几个阶段的控制。
2.要注意概括
速写时间短,不可能画出长期素描的那种效果,这就要丢掉一些东西。取哪些,丢哪些,考验着画家的才能。
3.明暗与线条是各具利弊的表现工具
用线条表现画起来快,比如边线,若用明暗可能要涂很长时间还画不出,而用线条则很快就能画出来。但线条对于轮廓线内部形体起伏的表现力可能就不如明暗那么得心应手了。各自的这种短处,不是明暗与线条这个工具本身所能避免的。
4.人物动态速写的重点在于动态的把握,五官的重要性退居其次。
色彩:
1.要把色调明确地感受到并画出来;要注重色块的关系美。
2.要把色彩的三大关系即明暗,冷暖,浓灰用好用够;明暗是属于色彩的范畴。
3.即要全力注意整体观察对象,也要分配相当的注意力到调色板上,分配相当的注意力到手与笔的控制上。用笔要有严密的控制。线是由点构成,积点成线,要控制到每一点上。
4.调色板基本分成黑白灰三大调色区域,调色析要形成与画面相应的色彩关系。
5.注意水粉工具的性能。
创作:
1.要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要积累一定的构图,动态,形象素材。以不变应万变,靠猜题是猜不胜猜的。形象积累宁愿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特别反对狗熊攀包谷似的好高务远;
2.创作的画面如果用单色,会对素描的要求更高。如果画面辅以简单的色彩,可能比较容易达到某种效果。时间短,形式不宜过份复杂;
3.首先要注意构图的表现力,注重动态的表现力,要讲形象,这是最大的形象;
4.考生要尊重美术的创作规律,美术创作要求创造出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典型形象,虽然它与文学等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它们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许多考生不明白这一点,往往跟在文字后面跑,结果变成了文字的图解,没有一点绘画的艺术价值。虽然是命题画,虽然要求不能跑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术要变成文字的奴隶,否则十有八九要失败;
5.创作即要注重具体的形象,也要注重抽象的点、线、面构成。使这些抽象构成是高质量的;
6.创作与基本功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有的考生素描功力,造型能力差一点也有得高分的情况。而素描有一定表现力的考生,创作只拿了二三十分的情况也是较常见的;
7.要注重画面黑白灰的组织,即使用线,也不例外。这是使画面有秩序,有力量的重要因素。只要形象与黑白灰层次站住了,这张创作就有了,色彩只是锦上添花;
8.最好画自己最熟悉的,一般不要为了追求新而另起炉灶搞一套自己陌生的东西;
9.要注重细节的表现力;
10.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方与圆,长与短,动与静,枯与润,藏与露,黑与白,冷与暖等等,只有有效地组织起这些对比,画面才能具有表现力;
11.水平高一点的同学,要注意画面的格调;
12.进了考场,要有一点"我乃天下第一"的魄力,"狭路相逢勇者胜"。